繁體
中文
安裝步驟及注意事項
一.安裝前準備確認
01. 使用者地區輸入電源電壓(AC INPUT)需符合電源供應器規範要求。(全電壓使用範圍: 100Vac~240Vac)
02. 產品如為被動式電源供應器,可自行切換改變電源供應器底座之電壓調撥開關(台灣、日本、美國 115伏特或大多數歐
亞國家230伏特)。
03. 新系統主機需確認組件(機箱、CPU、主機板、顯示卡、硬碟...等)符合相關配備組合規範及需求(新主機機殼組件組合完
成後,安裝電源供應器步驟請參考:二、系統主機更換安裝,第5點至第10點)
04. 舊系統主機更換組件時,建議先由主機組件授權服務供應商評估,是否有異常狀況,減少不可預期之情況。
05. 仔細佈置電源線並注意延長線的額定值,避免超負載情形。
06. 從包裝取出電源供應器,開關需切在OFF狀態(I/O開關切到"O")。
二.系統主機更換安裝電源供應器
01. 確認主機已依系統正常方式關機。
02. 將AC電源線與舊電源供應器(I/O開關切到"O"為 OFF 狀態)斷電後再卸除,需確認電源是否完全斷離。
03. 請按機箱組件說明書的指示將電腦機箱打開,把各個組件設備接線或電源線全部卸除、斷開。
04. 從機箱卸下舊有的電源供應器,換上新電源供應器並固定。
05. 檢查電源供應器風扇面位置要與其他電腦系統主機組件,有足夠空間距離,以確保風流吸入穩定。
06. 將各個組件設備(機箱、CPU、主機板、顯示卡、硬碟...等),依需求搭配線材連接起來。
07. 連接完成後,逐一檢查接線有無異常或接頭鬆動及擠壓的情形。
08. 將機箱外殼鎖上並檢查線材有無卡住、壓到,即完成主機安裝。
09. 取出產品所附與的AC電源線(會因產品及瓦數不同而規格不一樣)。
10.插入電源供應器及牆上插座,確認無誤再開啟開關(I/O開關切到"I"為ON狀態)。
三.簡易故障排除
若發現無法正常開機,請不要直接更換其他電源供應器來測試系統主機及周邊配備,請遵循操作說明進行,若仍無法正常作
業請與尋求授權服務商協助處理,避免造成不可預期損害。
01. 請檢查電源插頭是否正確插入電源插座中。
02. 切換開關所在位置顯示之輸入電壓是否與電源插座電壓相符。
03. 檢查主機組件及周邊配備及連接線是否有正確安裝(如:軟式磁碟機接線插反) 。
04. 請重複開啟與關閉I/O開關之動作數次,每次動作需間隔5秒鐘。
05. 檢查主機組件是否相容規範。
06. 機箱開關是否有卡鍵損壞,不正常動作狀況。
07. 當遵循操作說明進行時,仍無法正常作業請與授權服務供應商聯絡修理事宜。
四.注意事項
不可隨意拆卸電源供應器之上蓋,留意標識
注意!為防止電擊意外,非授權之技術人員不得做出上述動作!!
01. 使用正確的外部電源:產品使用的電源類型必須與該產品額定電源標籤上標明的電源類型一致,如果您不知道應使用何
種類型電源,請向授權服務供應商或您當地的電力公司查詢。
02. 選擇正確的電壓:若有提供電壓選擇開關請確保電壓選擇開關已設在您使用的正確電壓類型位置(115VAC 或 230VAC)。
03. 請勿在電源插座或便利插座(延長線)上連接太多的電源而使其超負荷運作,整個系統的負載值不應超過該線路額定值
80%。
04. 需考量外在環境因素(如: 濕度高之環境、粉塵堆積、異物進入、動物毛髮)及保養,避免因年久工作環境不佳,加速物件
老化,產生效能不佳之問題。
05. 避開高溫區:將產品放置在遠離熱源的地方(如:散熱器、暖氣機、火爐或其他會產生高溫的產品)。
06. 避免將異物塞入產品,切勿將異物塞入產品的機殼槽口或其他任何開口處,槽口和開口處專為機體散熱和通風而設計,
請勿堵塞或掩蓋。
07. 線材接頭安裝前,需注意金屬是否已有氧化、鬆落之現象,連接硬體後,容易搖動之狀況。
08. 接頭如經常拔插安裝,需注意金屬是否有磨損疲乏之情形,導致金屬接觸面縫隙過大。
09. 進行線材接頭插拔時,請注意公母座方向,角度請正確完整,不宜偏斜安裝,造成接觸不良。
10. 請使用認可的線材,不可使用非產品本身附與的線材及轉接頭(例如:SATA/大4PIN頭 轉接PCI-E頭及CPU頭)。如因規格
及額定電流不符造成接頭接觸不佳,或是使用者不當使用接頭造成任何不良及故障問題,將不在保固維修範圍內。
11. 如有下列情形之一,請先從電源插座中 拔下電源線,並與授權服務供應商聯絡修理事宜:
i.電源線、延長線或插頭損壞
ii.液體滲入產品或將異物掉進產品內
iii.產品被雨淋或浸入水中
iv.產品掉落或損壞
v.過熱的警示訊息
電源供應器使用說明
的產品外殼將可能有觸電的危險。
13